湖北在线

您的位置 >>  > 财商 > 列表

观察:透过钢银电商2023年财报看钢铁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4-04-11  |   来源:互联网  

2013年被称为钢铁电商元年,在产业互联网风口下,钢铁电商数量以井喷之势发展。但随着价值与理性的回归,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是否能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是否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否有多元化的盈利能力成为影响钢铁电商下半场生存发展的关键。

据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银电商”,证券代码:835092)发布的2023年度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平台交易量6364.0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0.14%;营业收入855.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0%;净利润3.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8%。在钢铁产业下行周期,钢银电商仍能保持极强的发展韧性,与之坚定且日趋成熟的业务模式和持续强劲的“造血”能力密不可分。

寄售 or 自营,模式之争胜负如何?

钢铁电商起步于2012年,当时传统钢贸行业崩溃,整个钢材流通一片混乱。钢铁电商带着“提高效率,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层级,降低成本,安全可控”的标签应运而生,随后遍地开花。钢铁电商主要模式有撮合、自营、寄售三种,但随着2015年钢材价格出现历史性连续下跌,自营模式下出现大幅亏损,钢铁电商纷纷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期望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生路。

作为行业先行者,钢银电商依托上海钢联二十余年的大宗商品资讯背景和大数据的积累,深耕钢铁产业15年,洞察市场变化及产业用户需求,创新打造了以“寄售”业务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在2016年率先完成了由撮合、自营向寄售的模式转型,彻底剥离自营业务,以第三方轻资产服务型电商平台为定位发展至今。事实证明,这一关键转变卓有成效,自转型后,钢银电商连续多年保持着稳健增长的发展态势,而后该模式被业内纷纷效仿,出现了“联营”之类的别称,而其本质与寄售无异。

据钢银电商财报数据显示,平台近三年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三年累计高达16亿元。连续多年实现现金分红,分红金额逐年提升,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36.64亿元,累加近三年股东分红,已累计为股东产生权益增值12.97亿元。“寄售”模式下的钢银电商是业内最早实现盈利,并为股东带来高回报、规模稳健增长、资本实力强劲的真正的轻资产平台。其平台价值也受到了政府及产业用户的高度认可。据公开数据显示,钢银电商平台用户数超18万家,交易量达6364.07万吨,平台人均效能达传统行业的11.72倍;平台还荣获了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商务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首批民营企业总部等荣誉,并连续8年上榜中国互联网百强,位列大宗首位。

饮鸩止渴or 自我造血,钢铁电商如何可持续发展?

经过十余年发展,钢铁电商赛道风起云涌,行业格局也基本确定,活下来的平台在拼服务、拼规模、拼效率,但无论如何,是否具备“造血”能力是钢铁电商能否长期发展的核心所在。现今,纵观钢铁电商产业发展格局,强者恒强,两极分化明显。

一端是头部平台得益于其前瞻性战略布局,盈利点不再局限于线上交易平台的运营,供应链服务亦成为其获得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钢银电商在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集数据信息、交易结算、供应链产品、仓储加工、物流配送、SaaS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生态闭环的同时,依托强大的技术输出能力,横向拓展,充分洞察产业用户深层次、多元化需求,与百旺、金蝶、用友、e签宝、华为云等各领域头部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延伸生态广度和深度,实现了数字服务生态在产业内外的双循环。钢银电商以全方位、多维度的“造血”能力经受住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成为业内唯一一家连续8年盈利的钢铁电商平台。

另一端是那些效仿“寄售+供应链”模式平台的持续巨额亏损,形式上的模仿终究只在表面,没有强大的内核支撑便无法解除持续“失血”的危机。此类平台仍在靠融资“输血”维持表面风光,而盈利问题无解。由于平台流量是资本市场非常关注的指标,同一笔业务走两三圈、重复计算之类的事件常被“无意为之”,可谓饮鸩止渴。待资本潮水逐渐褪去,沙滩上的现实即将展现,谁在裸泳,谁又能屹立不倒,值得拭目以待。

当前钢铁产业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钢银电商等钢铁电商平台也正经历新的一轮考验。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唯有实现稳健的增长、持续的盈利,平台的生存发展才有未来。钢铁电商平台应当继续夯实内功,持续进化,以打造契合钢铁产业的数字化服务为己任,以真科技、硬实力助力钢铁产业畅通链条、激发增长活力、提高流通效率,助力产业度过下行周期,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