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线

您的位置 >>  > 资讯 > 列表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是我们传承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时间:2024-03-18  |   来源:互联网  

▲ 锦灰堆·西安城墙 封晶

“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道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我国书画史上一个特殊的画种——锦灰堆。“锦灰堆”又名“八破图”“打翻字纸篓”等,是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方式,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

关于“锦灰堆”的最早起源时间,现在无准确文献记载。相传是元代与赵孟頫齐名的画家钱选在一次醉酒后兴起,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下酒菜和吃剩残物,如蟹脚、蚌壳、莲房、鸡翎、鱼刺等,信手绘制成一幅横卷,并挥笔题款“锦灰堆”。锦灰堆这一画种的雏形便由此产生。

“锦灰堆”以工笔画为主要技法,是融绘画、书法、拓印、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较为独特罕见的中国画。锦灰堆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等,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画纸,看上去像是字纸篓打翻了,所以又叫“打翻字纸篓”。创作“锦灰堆”,一般是在画纸上先框定轮廓,形状不拘,然后就中设计摹画若干重叠交错的小事物,诸如旧书的残页、揉皱的画幅、发黄的报纸,甚至门券、邮票等。只要上面有书有画即可,而且大多还是破烂的面貌,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这就是“锦灰堆”名称的由来。

与传统主流山水、人物、花鸟等类型国画不同的是,“锦灰堆”侧重于表现“破”。其题材小众,集金石拓片、虫蛀画稿、残编断简等“破裂、火灼、烟熏”等缺憾美的特征,营造出全新的视觉面貌,有“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之誉。

创作“锦灰堆”需要多才多艺,诗、书、画缺一不可,需擅长草、隶、篆、印刷体等各种字体及模仿各家书体;精通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以及工笔、写意等各种技法;能篆刻各种印章;对诗文、碑拓、古籍版本、古器物要有研究;善于画面布局,对中国画的疏密对比、浓淡干湿深谙于心,做到相互映衬、平中见奇。“锦灰堆”绘制过程十分耗工费时,一般一幅作品需2个月至3个月才能完成。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画面和谐,要通过完整的画面效果反映画家的思想与情怀,故“锦灰堆”起源于元代的时候,达官贵族认为残书破卷难登大雅之堂,使得“锦灰堆”画种在风行几代之后日趋萎缩。然而其特殊光芒终究难以掩盖,清代末年至民国初期又再次流行起来,原因可从两方面说起。

一是画作背后蕴含着文化精神。在战火频仍时期,文物屡被焚毁,劫后灰烬中常有残留的寸书片纸。人们劫后余生,对残存字迹文物格外珍惜,故而当时的“锦灰堆”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满足了人们对逝去历史的怀旧情结。

二是这种“破”或“残缺”的画作正体现了画家对残缺美的欣赏。当残缺美出现在“锦灰堆”中,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作品的不完整,“锦灰堆”之中的“破”“缺”与“斑驳”形成了另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有机搭配,也能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画面氛围。

此外,“锦灰堆”表现了与传统绘画不同的空间表现意识,追求逼真幻象,实则也是受当时的社会形势所影响。19世纪以来,中国画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西方油画写实的明暗透视法,利用中西绘画技法结合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汇集再现。“锦灰堆”作为国画艺术,大胆尝试运用西方绘画法则,使画面客观真实,这是艺术家在创作题材上寻求突破、积极探寻新的审美内涵的体现。

笔者在研究与创作“锦灰堆”的数十年中,一直尝试通过用现代艺术手法来拓展“锦灰堆”的表现形式,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锦灰堆”的艺术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拓展,并不仅仅是艺术技法的继承,更是文化理念与审美内涵的延续和开拓。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是我们传承人责无旁贷的使命。如今,“锦灰堆”作品已遍布全国,“锦灰堆”文创作品也与多行业融合。面向未来,希望通过非遗传承人朝夕不倦的匠心传承与开拓创新,使“锦灰堆”真正能够“活”起来!